首先,實施現場監督與協調同步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現場監督與檢查運輸冷拔鋼管廠分包商現場運力,解決存在的具體問題(如運輸商配備的運輸車輛不足、吊車數量不足、工作效率低下、現場道路情況差、現場與施工單位缺乏協調溝通等)。另一方面,定期召開運輸分包商周會,要求運輸商在規定的期限內報告冷拔鋼管廠運輸具體進展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其次,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應掌握運輸商關鍵節點上的人員,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聯系,在某些情況下,講感情有時比講合同更有效。在蘇丹三/七區管道工程冷拔鋼管廠運輸過程中.針對中、俄、印等3家管道施工承包商都選擇的是同一家運管分包商(蘇丹NEFEIDI公司)的情況,而部分人員曾經與中方配合過,熟悉工作流程且工作盡心盡力,中方因此指定運輸商必須安排相關人員在指定的崗位工作。如中方曾指定Mujeheid(NEIFEIDI公司雇員)負貴信息收集和周報編制, Yousif(NEIFEIDI公司雇員)擔任RABAK中轉站蘇方負責人,這樣既不存在雙方溝通問題,也減少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麻煩,同時在其體工作中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可以提高運輸管理效能。
第三,尊重當地風俗習憤,出現由于風俗差異造成影響進展的情況,應由運輸商負責人進行協調,中方人員不要出面指責。蘇丹屬于穆斯林國家,每年齋月期間穆斯林在白天是不能吃飯喝水的,只有在日落之后才進食進水,導致齋月期間運輸工作效率難以保證,無法保證滿足運輸計劃的要求。通過與運輸商高層協商,采取調整工作時間、增加運輸人員的措施確保了冷拔鋼管廠運輸的進度。 |